广东省
县财政补贴一年发放一次。
8月1日上午,宝丰县发改委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今年光伏扶贫项目进展情况,作为河南省两个高效农业光伏扶贫试点之一,宝丰县始终把光伏扶贫产业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探索和创新村级光伏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整体联动推进的扶贫模式,实现了光伏扶贫全覆盖。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旅游业、返乡创业和光伏产业6种产业扶贫模式,我县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光伏扶贫项目,我县4006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以收入3000元,12个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该县产业扶贫作战室实施产业扶贫一户一档化管理,帮扶政策、措施、收益精准到每个贫困户宝丰县主要负责人表示,产业扶贫是关键,下一步宝丰县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产业扶贫作战室实施产业扶贫一户一档化管理,帮扶政策、措施、收益精准到每个贫困户。宝丰县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主力军作用,在对全县扶贫产业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出台了相关措施,建立了乡镇、村、扶贫企业、农户四级规范化台账和明细台账,实现了数字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目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叠加度为3.93,户均收益9012元。其中未脱贫户产业叠加度4.09,户均收益9560元;已脱贫户产业叠加度3.61,户均收益7885元。通过劳务收入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好避免这类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光伏扶贫主要有4种模式,即建在贫困户屋顶或者院落空地的户用光伏发电模式,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模式,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光伏大棚模式,以及利用荒山坡地建设的大型光伏扶贫电站模式。相比于其他三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模式优势更明显,也是目前国家主推的建设模式。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光伏扶贫试点工作。蓝红星表示,部分地区将光伏项目一年的收益分给贫困群众,但实际上,这样做对贫困群众的技能、见识等并没有显著提高。
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贫困村设置公益岗位,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还能持续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指在具备光照、资金、土地、接网、消纳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且纳入国家光伏扶贫计划的电站。
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种是设置道路维护员、保洁员、安全巡护员、护林防火员、照料护理员等公益岗位;第二种是开展村内道路维修、环境卫生整治等小型公益事业;第三种是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其设定补助金额,每年实行动态管理;若还有结余,则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确定支出。对此,《办法》首先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身份做了明确。光伏扶贫稳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根据《办法》,光伏扶贫对象要经过贫困户申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省市(州)备案等程序确定;村委会要每年制定收益分配使用计划,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上报乡镇政府审核并报县(市、区)扶贫办备案;收益分配使用计划向村民公示,作为实施收益分配的依据。
建完后电站归谁所有?《办法》明确规定,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确权给村集体所有,联村光伏扶贫电站资产按比例确权至各村集体,村集体行使管理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什么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怎样分配?如何促进贫困村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这些问题都能在《办法》中找到答案。《办法》要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鼓励光伏扶贫对象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首批光伏扶贫电站位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的16个县,共涉及423个贫困村。
9月3日起,《四川省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实施办法》(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此举意在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建立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让光伏发电真正造福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村委会根据分配使用计划对年度实际发电收益进行分配,并在年底公告收益分配使用结果。
造福贫困户拒绝贫困群众坐享其成,通过劳动获得光伏扶贫收益《办法》中的另一大亮点,是明确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方式。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蓝红星教授表示,目前各地都在探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补贴电费结算不及时、电站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维护欠规范等。
具体收益分配包括4种考虑短期过渡,浙江先行制定了2018年支持政策,待明年国家光伏政策明朗后,将再作2019年支持政策研究。根据相关会议纪要,浙江省是全国光伏产业的第二大省,由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简称光伏新政)执行没有缓冲期,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和2018年新增屋顶光伏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的完成受到了较大影响。额外补贴额度分别是0.32元/kWh和0.1元/kWh。支持政策为:在继续保持0.1元/千瓦时的光伏发电省级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18年5月31日12月31日并网的家庭屋顶光伏按0.32元/千瓦时标准给予2018年发电量补贴(发电量小于500小时的项目按500小时计)。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并网的工商业屋顶光伏按0.1元/千瓦时标准给予2018年发电量补贴。
目前,浙江的支持政策重点聚焦家庭屋顶、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小康工程。2017年全省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建设计划调整中,光伏小康工程同等条件下予以年度建设规模优先安排。
日前,浙江方面消息称,浙江省将对家庭屋顶光伏、工商业屋顶光伏相关项目进行单独的省级补贴。因此,出台2018年光伏发电应用支持政策,对浙江省而言十分必要,对光伏产业平稳过渡、民生实事推进具有积极的作用
藏区人民的收入情况由此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日前表示,一拥而上一光了之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坝子上,矗立着我国已投入运营的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新那伽光伏电站。光伏扶贫见效快、收益稳定,有些地方不认真研究政策,为了尽快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擅自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所谓光伏全覆盖,试图一光了之,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用建设倒逼指标、建成不能并网等问题。光伏扶贫成产业扶贫重要抓手光伏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国家电投四川公司甘孜分公司总经理王付文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表示,电站对口扶贫甘孜州石渠、色达、新龙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539户、9213人。
格绒说,通过这个项目,整村收入增加了200万元左右,平均每户收入7000-8000元/年,精准扶贫25-27户。其中,甘孜州有17个县、阿坝州有13个县。
如何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在当地建设多能互补项目,国家电投等多家能源企业正在开展研究,并等待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四川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凉山州),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是康巴文化核心区,也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衢,自古就是汉藏走廊。
随着光伏扶贫的范围不断扩大,既要发挥新那伽光伏电站等优势项目的效果,也要结合各地扶贫需求做新的探索。以正斗坝子为例,其年总辐射量超过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可达1600小时以上。
更重要的是,集中开发更能够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发挥规模效益。因为地广人稀,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分布较广、较散是四川藏区各县的普遍情况,而光伏电站建设选址则需要重点考量太阳能资源富集程度以及配套的交通、电源送出通道等客观条件,常规的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在高原藏区弊端明显。在光伏扶贫电站打过工的有800多人,平均每户都有人去光伏扶贫电站务工。从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驱车5个多小时、翻过数座大山,才能到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正斗乡。
项目所在地的勒斗村支部书记格绒介绍,有了这个光伏扶贫项目,村里专门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给项目提供劳务服务。集中建设、异地扶贫,这一光伏扶贫项目已经惠及周围三县的9000多贫困人口。
与此同时,四川藏区却有丰富的水、风、光等资源。据统计,勒斗村和普龙村共有162户、900多人。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扶贫大多以分布式为主,但一些高海拔地区的确有一定特殊性,而扶贫本身就是要克服这些困难,以资源和技术优势服务当地人民。基于这里的资源优势,国家电投四川公司投资6.7亿元建设光伏电站,并于6月29日并网发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